深析数据精诊断 解读结果开良方——四川省2022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解读反馈会顺利召开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3-12-05 | 355 次浏览 | 分享到:

12月4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和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四川省教育评估院承办的四川省2022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解读反馈会在成都顺利召开。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崔昌宏,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教育厅总督学傅明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厅督导审计处、基教处、民教处、教师工作处、体卫艺处及相关省直属单位的负责同志,以及全省21个市(州)教育主管部门分管同志、基教、教科研部门负责同志70余人参与会议。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任萍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靳彤教授,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陶旭泉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的苏友教授代表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专家应邀到会,并就2022年四川省义务教育语文、艺术和英语监测结果进行反馈和专项解读。

 

任萍教授从“科学理解与认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2022年度国家义务质量监测概况、四川2022年度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解读及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等几方面,深度挖掘,客观分析,真实呈现了四川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在全国的排位,针对性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强化监测结果运用的方法指导。其余三位专家从学科问题导向角度,进行了基于问题清单的学科教育教学专项指导,为四川义务教育发展开出了良方。

 

专家专项指导结束后,崔昌宏同志向与会人员提出“四个重视”。一是要重视监测结果分析运用。要加强部门联动,找准本地问题,举一反三,归纳区域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用好监测结果。二是要重视学科课程标准研读。引导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及监测评估机构深度研读学科课程标准,掌握教学改革方向,改进教师教学理念,明确学科评价标准,提升学科专业化发展。三是重视教师发展关键环节。关注教师发展需求,分级分层做好教师教研、培训,强化提高教研、培训的针对性,进一步落实教师发展理实一体化的要求。四是重视教研队伍专业建设。加强教研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转化,研究校、家、社协同共育的切入点,结合“双减”带动教师命题与作业设计水平提升,优化教育生态平衡,稳步做好教育提质增优。

 


最后,傅明同志强调,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解读对下一步抓好教育教学,特别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具有指导意义。各地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我省要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作为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验收的重要支撑。各地要结合国、省义务教育监测结果,深度自查,特别是借建教育强省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之机,既要认真研读挖掘问题,又要总结经验梳理典型,形成省市县校四级联动,基教、督导、教研、教师等部门协同,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目的是诊断、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下一步,省教育评估院将进一步深度挖掘分析监测数据,形成基于监测的教师队伍、实验教学等系列专项报告,运用好监测结果,找到评价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的“尺子”,摸准四川在全国教育质量坐标系的“位置”,明白本省优势和不足,寻找改进提升教育质量的“口子”,切实发挥监测“指挥棒”和“体检仪”双重功能,为建教育强省,整体促进我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